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专题报道>百年奋斗 初心不改 > 详情

《你的样子》为百年中国共产党画像

来源:新华网 | 2021-07-02 10:09:06

 《你的样子》为百年中国共产党画像

  讲故事、析事理,新华社这部政论片引发广大观众共情

  “新华社推出的这部片子,用全新方式讲述中国共产党砥砺奋进的百年历史,以感天动地的故事、新颖独特的视角,回答历史之问。”党史专家如是说。

  这是什么片子?——“七一”前夕,由新华社音视频部摄制的建党百年五集大型政论片《你的样子》重磅推出。

  讲述方式新在何处?——习近平总书记说过:“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主创团队联合海内外24家分社60多位摄制人员,历时9个月,精心制作政论片,以“讲故事、析事理”的叙述手法,为百年的中国共产党画像。

  视角如何新颖独特?——主创团队以人的个体意象“破题”,确定“信念”“初心”“铁肩”“品格”“情怀”五个主题,将“你的样子”解析为一个可拍摄、可操作的具象化产品,并与党史专家共同论证,形成站得住脚的理论框架和叙事框架。“五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的共产党人故事切入,以个体故事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在百年的时空跨越中挖掘感人细节,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让观众看得懂,产生情感共鸣,最终反映一个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百年大党群像和气质。”主创团队负责人说。

  回答了什么历史之问?——回答什么是“大的样子”,回答历史和人民为什么会选择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连续执政并得到人民拥护爱戴,成立百年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始终保持蓬勃朝气并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等问题。

  《你的样子》播出后,2000多家次媒体采用,700多家微博转发,总浏览量超过4亿,形成刷屏之效。黑龙江卫视、中国教育电视台、湖南卫视等60余家电视台播出或列入播出计划。

  “主创团队皆是党员,他们为创作片子加班熬夜、数月奋战,有的身挑数个任务,有的感慨自己‘嫁给了故事板’,有的被同是党员的采访对象感动到痛哭。”主创团队负责人说,“大家为这部片子竭心尽力,用自己的方式为建党百年献礼。”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探访主创团队,将感动亿万网友的政论片背后的创作者们,带到大家面前。

  “我们希望这是一部‘非典型’政论片”

  抗战胜利了

  人间沧桑过

  历经磨难的中国

  迎着朝阳火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就是这首歌

  唱响新中国

  一心跟党向前走

  不呀不退缩

  ——摘自《就是这首歌》

  记者:《你的样子》原创主题曲《就是这首歌》非常通俗、接地气,让人眼前一亮。选择这样的风格,出于什么考虑?

  李杰(执行制片人):《就是这首歌》,由张大力作曲、常晓梅作词,歌曲旋律和歌词质朴、上口、易记,是希望大众能够听一遍就能喜欢,便于传唱。特别是巧妙运用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经典歌曲的旋律素材,在结尾处反复歌唱,听众会情不自禁跟唱起来,形成情感共鸣。如果是现场演唱还会形成台上台下共同高歌的效果,希望这首歌能激发广大群众内心深处对中国共产党的真挚热爱。

  记者:主创团队希望这部片子具有怎样的气质?

  张平锋(执行制片人):我们希望这是一部“非典型”政论片。如果按照历史政论片和政治理论片的角度去讲述建党百年,可能会流于空洞说教。从一开始,主创团队就将《你的样子》叙事风格定义为“以人物故事带动历史叙事”,以个体共产党员的故事反映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进程,在百年的时空跨越中挖掘感人细节,将深奥的道理浅显化、通俗化,让观众乐于看,产生情感共鸣。

  要说风格,我们希望《你的样子》的风格是“故事生动,语言平实,逻辑清楚,切忌说教”。

  记者:如何保证五集不同主题、不同人员创作的片子,保持风格的统一?如何把握片子风格共性与编导创作个性的平衡?

  张平锋:创作过程中,我们多次召开主创编导会,除讨论内容策划创意外,还提出了工业化生产标准,标准抠得很细,既包括片头创意、起承转合方式、叙事方式等,也包括拍摄参数、包装风格、资料使用等等。

  此外,我们以“一个标准、一个尺子”对各集脚本进行微调,确保叙事风格统一。

  完成整体架构后,编导们开始围绕各集主题进行个性化创造。虽然我们对选取的故事有一些纵向历史逻辑和政治逻辑的考量和取舍,但总体上非常尊重编导的自主创作空间。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下,大家发掘出了好多不为人知的感人细节。

  入戏太深,编导做了“梦中梦”

  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人们踏上新的长征路。26岁的“背煤汉”马万水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河北龙烟铁矿,这里供应着全国大规模建设急需的资源。

  原“马万水小组”组员余长清回忆,“他抡着12磅的大锤,后来打800锤,打1000锤。别人三两分钟就不行了,马万水五六分钟打一个眼,他的力气太大了。”真实而迫近的危机感,推着马万水不断往前冲。这位执着坚韧的共产党员坚信,工人的双手终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中国。

  ——摘自《你的样子》第一集《信念》

  记者:创作这部片子,有哪些难忘的经历?

  李亚光(第一集《信念》编导):马万水的工友余长清,每每讲起曾经带过他的马万水,总会毫无保留地表达仰慕和缅怀之情,就算头发花白,泪光闪动的眼中依旧迸发出真挚热切的光。讲到动情时,他会手足并用地还原模仿,画面生动而有表现力。最后,他还主动要求在镜头前唱一首献给革命先烈的自创歌曲,唱到动情时,泣不成声。

  老一辈工人对事业和国家的热爱,如孩子一般天然而纯粹,这在余长清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样的前辈,给我留下的印象一生都难以磨灭。

  还有那次“完美邂逅”。在江西干部学院,我和拍摄团队路过一处大厅,听到教师易晗菲慷慨激昂地给学员讲革命先烈的历史、共产党人的信念,讲到动情处还落了泪。这个生动场面,让我们喜出望外。易晗菲完全没有注意到摄像机,我们捕捉到了她最真实的状态,这一段非常打动人心。

  记者:创作这部片子,有哪些格外投入的时刻或状态?

  李亚光:《信念》播发后,我停下工作静了半个小时,回忆和它一起成长的种种瞬间。有我深夜剪片子剪到泪流满面的时候;有我睡觉时梦到我剪片子的时候;有我剪到动情时面对妻子手舞足蹈,告诉她这片子一定能成的时候。

  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中午剪完片子午睡,竟做了梦中梦。第一层梦境里,我在和家人谈我剪的片子。第二层梦境里,我时而在采访,时而在拍摄,有时见到的是片中的革命后代,有时见到的好像是革命先烈本人。当我意识到我在做梦的时候,我挣扎着“醒来”,却进入第三层梦境,梦里有枪林弹雨,还有革命口号,他们的一张张脸都模糊不清,感觉像看电影,却又如此真实。

  “这不是一次失败的采访,这是一次最真实的采访”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张思德追悼会上的演讲,更是一篇为人民服务的光辉宣言。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不断丰富和深化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并将它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

  ——摘自《你的样子》第二集《初心》

  记者:第二集《初心》中,您个人最喜欢或最自豪的片段有哪些?

  李佳琳(第二集《初心》编导):开头的序片是我比较喜欢的片段,瞿秋白女儿、“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在清唱《国际歌》。

  采访瞿独伊的前一晚,我特地看了电影《秋之白华》,希望能和老人更好地聊在一起。第二天一早,我和新华社记者杨志刚来到老人家里,老人已近百岁,需要我们大声喊,才能听见我们在说什么。而对我问的大多数问题,她都记不清了。

  我以为这将是一次失败的采访。我问了最后一个问题:“您还记得父亲翻译的国际歌吗?”

  出乎我们意料,老人突然挺直腰板,眼睛闪光,用俄文高唱起《国际歌》。

  那一刻,我异常感动。忘记全世界,依然记得你!那种穿越时空铭刻心间的旋律,不就是初心的最好映照吗?这不是一次失败的采访,这是一次最真实的采访。老人那激动的歌声一直萦绕在我耳畔,瞿秋白就义前高唱的是这首歌、百岁女儿失忆后铭记的是这首歌,无数共产党员信仰与初心的力量之源是这首歌……

  记者:在您的创作过程中,哪一方面是您着力最多的?

  李佳琳:尽量挖掘独家人物故事,是最初制定的创作方针之一。我这集涉及的人物大都为人熟知,比如雷锋、张思德、罗阳、林俊德等。如何挖出“熟悉人物的陌生故事”,是我绞尽脑汁的地方。

  比如雷锋的故事,我从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那里挖掘出一条线索,雷锋日记里的一段摘抄是《唱支山歌给党听》的歌词,正因为雷锋的摘抄才让这首歌红遍大江南北,而这也反映了雷锋对党的深情。这个细节,让观众对雷锋有了新的认识。

  “我们想找到他们生时的烟火气”

  自小订了娃娃亲的郑凤翠,有一个首饰盒。1988年,85岁的郑凤翠离世的时候,家人才发现她在首饰盒里藏了60粒杏仁。这一年,正是她的丈夫王尔琢逝世60周年。

  1927年,南昌起义失败后,部队只剩下留在三河坝进行阻击战的余部,连日作战,仅存800余人,一无补给,二无援兵。危急关头,时任团参谋长的王尔琢响应朱德的号召,坚定地留了下来。与大胡子王尔琢一同选择留下来的800人当中,走出了朱德、陈毅等多位共和国将帅。他们以必死之决心,肩负起胜利的希望。

  ——摘自《你的样子》第三集《铁肩》

  记者:您认为创作过程最大的难点在哪里?

  李姝莛(第三集《铁肩》编导):最大的难点莫过于如何以人性的视角、用充满情感和烟火气的方式,描摹一段已经写就的历史、一个已经完结的故事、一个看似“高大上”的人物……把那种埋藏在历史洪流中的生命冲突,理性地展现出来。

  英雄人物做出伟大历史功绩的背后,往往是舍弃了家庭、舍弃了情感、舍弃了生命,是“听从信仰高于一切”的内心召唤,而此种行为与其所在的生命历程大多相互冲突,不可兼得,但他们明知万难、明知必败、明知百死,仍“非如此不可”,其钢铁一般的精神力量重逾千钧、自然显现。

  记者:您如何找寻创作灵感?

  李姝莛:我在夜晚拜谒过毛泽建的墓地,想象她失去爱人之后怀抱婴儿时绝望与希望交织的心灵……我去千里之外寻找过与王尔琢爱人郑凤翠在世时有过交往的耄耋老人,只为知道郑凤翠在首饰盒中藏起60粒杏仁之时,那个只生活了3个月却思念了60年的恋人是否依然是梦中的模样……我在戈壁响晴的碧空下,钻进王进喜还未成名时居住的山洞,在石油河的岸边,无数次想象这个要饭娃在旧中国背着油桶的伶仃身影……

  我们想找到他们生时的烟火气。也正是这样,我们看到他们生命中另一个不常为人所道的侧影——他们显赫声誉背后的苦痛过往、他们的力量的来源,与他们最终的抉择。

  我想,这些柔软的往事,构成了《铁肩》中最坚硬的精神内核。

  “走近你们,我看到铮铮铁骨、耿耿丹心”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罗青长这样评价他的战友阎又文。阎又文,长期战斗在隐蔽战线,一生将功名深藏。他的子女直到他去世31年后,才终于得知父亲的真实身份。

  “赚钱的事你们干,不赚钱的事让我们来”,这是廖俊波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闽北大地上,他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唯一不变的,是他主抓招商引资工作多年,始终和客商的关系很“清”。

  ——摘自《你的样子》第四集《品格》

  记者:您是如何挖掘故事的?

  高颖(第四集《品格》编导):阎又文的故事,鲜少见诸报端,是相对独家的报道。起初我是在一本书中看到他的故事,只有寥寥几段文字。我着手查阅资料,寻找报道线索,陆续联系到阎又文的女儿、战友罗青长和王玉的子女,以及北京市党史研究室的工作人员等。通过耐心细致的采访,我们终于把阎又文投身隐蔽战线、对北平和平解放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依然没有公开身份等故事讲给公众,还拍摄到很多珍贵的甚至是首次拿出来的历史物件。

  对于其他人物,我也紧扣本集主题,尽量呈现相对“冷门”的故事。比如,在讲方志敏时,着重突出他建设的闽浙赣根据地经济如何繁荣,“经手的款项,总数百万元”,但母亲向他借几块钱却被他拒绝,他被捕时敌人搜不出一个铜板。

  记者:通过创作这部片子,您对共产党人的样子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慨?

  高颖:片子播出后,我写下一段话:“走近你们,我看到铮铮铁骨、耿耿丹心;我看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我看到‘打铁必须自身硬’;我看到天下将兴,其积必有源。我看到你的样子。”这是我在心中对共产党人说的话。

  “为了这一幕,我们站在窑洞前等了数小时”

  “中国蓝盔”,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从1990年4月起,中国已派出维和部队超过4万人次,出兵人数位列5个常任理事国之首。16名中国维和军人不幸牺牲。

  多年来,中国持续推进世界减贫事业,倡导构建一个没有贫困、共同发展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它超越意识形态、民族国家和政党,蕴含着深深的天下大同的情怀。

  ——摘自《你的样子》第五集《情怀》

  记者:为了创作这部片子,您和团队看了多少资料?走访了地方?

  吕馨慧(第五集《情怀》编导):近两个月的时间,我每天都在大量阅读相关资料。以斯诺的故事为例,我去延安采访前,做了大量笔记。片中关于美军上校对中国共产党评价的一屏字幕,就是从这些书中查到的原文。片中出现的7张照片,有些连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都没有留存,是我们从延安一位专门搜集与斯诺有关的历史资料的民间组织那里得来的,这背后,我们查找了数千张相关照片。

  还有一个细节。为了拍摄一个充满历史感的延时镜头,我们特地驱车前往保安革命旧址毛主席曾经住过的窑洞旁,架起机器。下午四五点钟的阳光洒满窑洞口,窑洞前的云影和树影映照在黄土墙上,剪影般摇曳、变幻,沧桑感十足。为了这一幕,我们站在窑洞前等了数小时。

  记者:创作这部片子的过程中,您接触到哪些令人深受触动的人物或故事?

  吕馨慧:关于南苏丹维和步兵营的故事,是很多观众反馈感触最深的一部分,很多人都看哭了。这一部分,我要到了一手资料——包括南苏丹维和步兵营官兵们头戴式摄像机拍摄的主人公视角的画面。现场画面紧张、混乱,但是特别真实,揪动人心。

  战士牺牲后,教导员给家属打电话的片段,也被士兵记录下来用在片中。教导员情不自禁的流泪和远隔重洋对牺牲家属的叮嘱,那么情深意切,让人心酸不已。

  我们采访到了教导员本人。视频里那么严肃的中国军人,接触起来,极健谈而亲切,用他的话说,我们“互动得非常好”。采访中,教导员的情绪完全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哭红的眼圈泛着泪光,我们的镜头记录下他充满深情、也赚足观众眼泪的一句话:“真正危险来临的时候,在紧要关头的时候,你才能够体会、了解、感受共产党员称号的珍贵,牺牲掉是党员的优先权。”(记者 王若辰)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