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台湾凤梨“日本梦碎”?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5-29 16:13:13

5月24日,针对日本市场屡传台湾凤梨“黑心”(内部褐化)、质量低劣,且供过于求、价格崩跌等消息,台“农委会”主委陈吉仲于一场农业推广会上回应记者相关提问,陈称:

“供过于求的说法并不成立,因为日本一直都从菲律宾大量进口凤梨,只要我们把冷链运输做好,一定会有办法确保质量,会持续朝今年3万公吨(1公吨=1000公斤,下同)的目标迈进。”

资料图:“黑心”凤梨

至于“黑心”问题,陈辩驳曰:

“和去年相比,今年的黑心凤梨已经少了许多,会有黑心的状况是因为冷链时间过长,冷链温度都已经要求在13度上下,会有少数黑心现象主要是因为疫情让船运没有在预定的7天内抵达,会要求出口业者和进口业者来沟通。”

这番表态引起在野党“立委”不满,于脸书抨击“农委会一年还要丢脸几次?”除了日本以外,外销至新加坡的凤梨也传出“黑心”,明明日媒《日经新闻》再度于4月报道指出台湾凤梨的“黑心”与“供过于求”问题,陈吉仲还粉饰太平。

关于此,先从销量说起。

数据说话

由于大陆大量进口,台湾凤梨外销自2014年开始“一飞冲天”,销陆逾8000公吨,年增率104.5%;2015年,销陆逾2万公吨,年增率207.5%;2016年,销陆逾2.7万公吨,年增率50.7%;2017年,销陆业绩大约于前一年持平;2018年,销陆逾3万顿,年增率15.6%;2019年,销陆逾5万公吨,年增率51.8%;2020年下滑,销陆4.1万公吨,年增率-21.5%。

资料图:有介壳虫问题的凤梨

2021年3月,大陆当局因台湾凤梨的介壳虫问题限制进口,这个时候,台湾凤梨外销有9成以上是销往大陆,因此引起产业震动。民进党当局除了立即展开一波“反中”政治操作以“维稳民情”外,宣称将给予凤梨农大量补贴,并积极与日本沟通外销事宜。

当时的政治操作是,日本“感念”311大地震台湾的捐输之情,此次便以大量采购凤梨作为回报。该年,销陆量骤减,剩下3682公吨,年增率-90.7%;相对地,销日数量骤增至1.78万公吨,年增率657.7%。

值得一提的是,该年销往香港的数量也骤增,达6494公吨,年增率526.6%,但民进党没有声张,只是集中吹捧“日本挺台”。此外,韩国也被“塞货”187公吨,年增率8745.8%。

虽如此,2021年台湾凤梨外销总量也只有前一年销往大陆数量的68.8%,以及总外销量的62.8%,更别说与2019年最高峰相比了。

质量与价格

关于“黑心”的问题,由于台湾销往日本的主力是“金钻凤梨”,甜度高,保鲜期短(仅7日),因此需要精密计算出口时程,但因碰上疫情,港口卡关,有时船班会延迟十几日之久,然后再辗转经过日本内部运输系统铺货,消费者拿到手上的时候可能已超过20日,所以产生了“凤梨心褐化”的问题。

此外,占日本市场九成的是菲律宾凤梨,酸度较高,且耐低温(7-8度),在储运上比台湾凤梨有优势,因此简单说,就是台湾凤梨“不耐操”也“不耐久”,环境制约了外销量。

这就是为何,陈吉仲说要加强冷链技术与强化出口流程管理的主因。

问题是,日本在农产品上把关严格,信任需要时间累积,台湾农民都非常清楚,会产生“黑心”问题,早该心里有数。台“农委会”为业绩抢快,猛往日本塞货,农民组织也为求近利,而忽视客户要求,加上日本政府政治性腾出市场给台湾,把关放水,自然就衍生了现在的问题。

而冷链技术,菲律宾做得远比台湾好,早早设立了最先进的自动化冷链仓库,以延长他们的生鲜农产新鲜度,这个台“农委会”也不是不知道,但就是没远见,也没执行力,所以“进步总是挂在嘴上”,眼高手低,直到出大问题。

准备不足却仓促塞货,这叫作拔苗助长,市场会迅速反应弊端,尤其在日本市场,信任度打折,想恢复就得花更多时间。而上述的新加坡、韩国与香港,同期进口量全数萎缩。

关于“供过于求”的问题,今年前4个月,日本进口台湾凤梨产量已达1.2694万公吨,较去年同期增长73.6%,已达去年整年逾7成;陈吉仲的目标是全年3万公吨,但日本消费者支出正在缩减,因为日元严重贬值,进口品变得非常贵。

4月中旬台湾凤梨在日本当地的批发行情为1公斤23日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成,预估4月下旬迈入进货高峰之后,供应过剩的情形可能更加严重。有日本业者担心今年台湾产的凤梨行情可能崩盘,有可能跌到去年的 1/3 水平。

在终端消费市场,4月上旬在东京市区的超市,台湾产凤梨售价大约每颗540日元,是2021年的一半。日本业者解释,台湾凤梨糖分高,要尽早卖完以免过熟。也就是上述所言,台湾凤梨不耐久。

换言之,终端业者原来卖菲律宾凤梨可以慢慢卖,一下大量涌进不耐久放的台湾凤梨,就被迫降价促销,以致守不住价格。相信大陆早先也遇到这种情况,因应之道就是补贴销毁,但日本人是无法这么做的。

台湾有业者直言,“过去可以一颗卖到700多日币,结果后来掉到2颗298日币左右,甚至1颗仅100多日币,这样的状况今年屡屡发生,无疑重创台湾凤梨的形象。”

这恐怕就是日媒说台湾凤梨“供过于求”的主因,加上“黑心凤梨”质量低劣的印象,便进入恶性循环。

“销陆梦碎”,恐怕也得面临“日本梦碎”

执政党、在野党,包含台媒在内,多将焦点集中在农产专业问题上,而没有关注到地缘政治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台湾农产外销。

日本市场上的凤梨,九成以上来自菲律宾,事实上,菲国是香蕉与凤梨在本区域最大出口国。

检视菲律宾在自贸协议上的优势,它是RCEP成员,也申请加入日本主导的CPTPP;自贸协议之外,现在还是美国IPEF的创始成员。台湾呢?什么都不是。光是这三重身份所隐含的竞争力,菲律宾就足以碾压台湾。

此前提过,日本非常忧虑IPEF会削弱CPTPP,这意味着日本必须对申请加入CPTPP的IPEF成员,采取更低的姿态拉拢,也就是更宽松的入局条件,以及更多的市场诱因。故而,在IPEF具体细节出笼以前,日本的政治性考量更倾向于“讨好菲律宾”。

诚然,台湾也申请加入CPTPP,但其故事情节与IPEF差不了多少,CPTPP成员亦会顾忌台湾加入后的政治风险,尤其大陆也申请加入CPTPP,形势就更为复杂了。而菲律宾没有这个问题。

看此层面,最简单的道理就是,如果加入自贸协定与“类自贸协定”的竞争力,还不如没加入的经济体,那干嘛加入呢?

目前菲律宾凤梨在日本市场占比高达九成,每年约18万公吨,在价格上台湾凤梨本来就比较贵(2倍),更别提RCEP成员在日本享有零关税优惠,价差更大。而台湾外销大宗的凤梨、香蕉、释迦、芭乐等水果,东南亚都有充足的供应,因此形势对台湾农业是很严峻的。

这么看,就能理解日媒口中的“供过于求”,其背后的另一层意思:一个非自贸协定成员的农产,除非质量与品项与众不同,否则基本无法与协定成员竞争,日本市场无法容纳非成员太多的产品。

换言之,陈吉仲设定今年3万公吨的凤梨销日,日本政府恐怕不愿明说,这数量过多了,且质量又出了问题,对菲律宾可能交代不过去。而台湾在前4个月就猛塞去年一整年7成的量,恐怕也是怕夜长梦多,日本随时可能紧缩进口量。

在农产品方面,无论是产量、技术、质量,相较于东南亚经济体,并无明显优势,尤其在至关重要的冷链技术上,菲律宾已占据优势,不只凤梨,需要冷链的其他农产品如台湾毛豆,在日本都将面对菲国的强力竞争。

另举一例,台湾农产大宗的稻米,成本是越南米的一倍以上,有趣的是,2020年台“农委会”公告禁止越南米进口,因为其品种是台湾米“台南11号”,价差却高达一倍以上。此案例显示,别说外销,连内销都得祭出保护主义,台湾稻农才能生存。

因此之故,台湾农民往往是最反对加入自贸协定的族群,但不加入,产品又永难拓展外销。

尽管台湾凤梨失去大陆市场影响深远,民进党仍“大内宣”夸称日本市场更好卖,但时间一拉长,海水退了就看见谁光屁股,就目前发展看来,大概率凤梨农的“日本梦”,就只有两年行情。随着未来更多东盟成员加入CPTPP,或其他新的区域自贸协定,台湾农产肯定是“货出不去,钱进不来”。

结语

在两岸农产品畅旺的时候,部分农民嫌东嫌西,虱目鱼是如此,石斑鱼是如此,凤梨也是如此,还“卖鱼不卖身”,但断绝了销路后,才知道大陆市场有多重要。

类似现象也出现在对华挑衅交恶的澳大利亚、立陶宛,受创的政府,“大内宣”口径一致,一副“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表情,各种粉饰。但结局也都是一样的,要找与中国相同规模的替代市场,不可能,只能辛苦点多找几个备胎,但交易对象一多,问题就多。

受伤的行业心里苦,但不敢吭,尤其民进党特别擅长镇压民怨,谁敢吭声,“塔绿班”就来敲门。

终于,澳大利亚选民赶走了没把经济搞好的莫里森政府,那立陶宛呢?台湾呢?走着瞧吧。(雁默)

编辑: 夏蕾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