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以色列“弃台”了吗?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5-31 09:43:56


5月24日,根据“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Israeli Public Broadcasting Corporation)报道,以色列外交部东北亚司司长沙格里尔向以色列驻海外所有使团发出“特别电报”,指示其驻外人员应“避免与台湾方面举行正式或公开会议”,并要求“不要邀请台湾代表参加以色列独立纪念日相关活动”及“参加10月时的台湾庆祝活动”。此项消息引起台湾广泛关注。

台湾所有媒体都以“(以色列)不想激怒中国”为标题总结这则新闻,好像“大陆、以色列与台湾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驻台北以色列经济文化办事处(ISECO)给出了一个相当淡定的答案。

台以关系生变?

除了不否认此项消息之外,ISECO只是简短说明,这是定期对驻外使团关于规范的“原则性提醒”,并没有任何改变或新意。

听起来有点像拜登踩中国红线,白宫却声称一个中国政策没有改变一样,宣传与实质是两回事儿。但毕竟像美国这样偏好政治表演的国家并不多见,以色列政治也不玩这套,因此ISECO的说明应被当成实情表述。

从双方关系来看,经贸交流与其他非政治性活动交流还算热络,远的不说,就在5月份,台湾当局与以色列签署了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合作协议,双方间类似这样的协议有30份。

此外,5月于台北举办的、美国主导的全球合作暨训练架构(GCTF)——“终止性别暴力”研讨会,以色列也是7个驻台单位中的一个。

若要论双方各自在特殊节日时的交往,以色列官方一向低调,遇有官方意味的活动能避免就避免,不搞政治表演,不予外界想象空间。因此,以色列外交部东北亚司这次的电报,就如ISECO所言“是定期对驻外使团关于规范的原则性提醒”,没什么特别。

换言之,“台以关系”并未发生什么重大转变,值得探讨的并不是以色列外交部,而是以色列媒体为何爆料此项消息。

认识以色列的基础

通常,台湾对外关系的“负面新闻”,大都与中美之间的角力有关,因此要检查以媒的意图,得从这个角度看。

拜登亚洲行结束后,下个月有可能就要访问中东,以色列舆论近日已对此展开一轮探讨:美国从乌克兰战事转移到涉华事务,以色列能扮演什么角色?考虑到美方在俄乌冲突下对台海问题的加温,以国媒体自然会关注“台以关系”的变化。

因此,《以色列时报》便自然地将其外交部的涉台政策,引导至“为了避免激怒中国”。

认识这个问题,得先了解三个重点:

其一,以色列的外交采取现实主义路线,虽然总得来说是亲美国度,但与中国、俄罗斯这两个“美国眼中钉”,关系也不差,尤其中以关系仍处于不断深化的形势。另外,在俄乌冲突中,以国也务求平衡,不愿随着西方起舞。

其二,在美国“页岩油革命”后,能源不再如过往般依赖中东,因此以色列对美国平衡中东的战略重要性降低,甚至在政策面“脱离中东”,在这个区域但求无事,以阿和平是美国目前最大利益。

其三,和美国关系“爱恨交织”的国家,现在若希望搏取日益冷淡的美国关注,最好的方法就是强化与中国的关系,以色列现在就是采取这个姿态。更不用说,本就有意疏远美国的国家,已将中国视为交往的最佳选项。

以上三点,总言之,仍是围绕着中美关系打转。

美以关系充满悬疑

以色列与美国的关系,在奥巴马时代快速恶化,在特朗普时代有所回升,现在与拜登的关系,正处于“悬疑状态”。

以色列舆论评估,6月拜登计划访问中东,是为了自身的中期选举而想讨好以色列,纠正奥巴马疏远以色列的政策,让美以关系回温,并在“阿富汗丑态”之后,重拾支持区域盟友的形象。

另一方面,以色列鹰派基本不相信美国民主党政府,他们认为美国正在对伊朗核发展放水,并要求以色列对巴勒斯坦问题做出让步,以换取美国对伊朗的强硬。据此,鹰派坚定认为,美国再次“背叛”了以色列,并“罗列美国背叛以色列史”,呼吁摆脱对美依赖,强化自身的战略自主。

在此背景下,5月,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上校赛义德·科代伊遭暗杀,《纽约时报》援引匿名情报官员称,以色列已向美国承认是他们的行动。此举意在警告伊朗停止“圣城旅”中一个名为“840部队”(Unit840)的秘密组织活动。

《纽时》也援引伊朗分析人士的看法,认为以色列是为了阻止美国将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从其“恐怖组织名单”中除名,从而阻止双方达成有关美国重返伊朗核协议的新协议。

在拜登造访中东的前夕搞这出,显示以色列也在垫高谈判筹码,在伊朗问题、巴勒斯坦问题、叙利亚问题与沙特问题上防止美国的“中东再平衡”对以国不利。

而以色列不信任美国民主党政府,其来有自,除了奥巴马政府有意疏远以色列政府之外,民主党人对以阿问题态度的转变,也是目前问题的根源。

民主党人的转向

在华人的既定印象中,美国两党都非常亲犹太人,这种倾向主要表现在犹太资本对美国政治的深度影响,甚至控制。原则上正确,只是已然发生了变化,远的不说,将时间倒转到去年5月的“以巴冲突”,即可见民主党政府的“脱犹”意向。

对于这场冲突,拜登政府从坚定支持以色列的态度,转向坚定施压以色列停火,为期只有一周。这种态度丕变,源于民主党内的“左翼鹰派”(通常被称为民主党进步派)。

相对于拜登个人寻求弥补奥巴马时期美以关系的疏离,民主党进步派却愈来愈同情巴勒斯坦人,并排斥以色列的右翼鹰派。因此,在进步派的牵制下,民主党远比共和党更倾向让美国在“以巴冲突”中对保持优势的以色列施压。

进步派议员甚至公开痛斥以色列是“恐怖分子”“犯下战争罪”,并实行种族隔离政策。

按往例,当标榜道德的风向吹起来的时候,所有进步派组织就会开始在美媒上激情演出,抢占道德高地,并妖魔化“加害者”,让所有支持“加害者”甚至中间派的美国政客都一并失语。其威力连最大的犹太人游说组织“美国以色列公共事务委员会”(AIPAC)都必须以“反省”姿态以维持国会关系。

拜登是一个非常在意党内民代的总统,若意见有所落差,通常都会妥协,因此很快就对以色列变脸。这就不难想见,美以关系在拜登时代,势必处于悬疑状态,这意味着,两国的外交操作空间都变得更宽广。

这么看,就知道以色列为何愈来愈在意中以关系了,而台湾作为涉中议题的敏感神经,当然得更谨慎处理。

两岸与以色列的关系

由于中东石油的缘故,两岸与以色列的关系都有些“曲折”,但大体而言关系还算不错,尤其在军事合作上,两边都与以色列积极往来。

很多读者应该对台湾“雄三导弹误射”事件记忆犹新,这个“雄风”系列导弹,就是获得以色列授权,台“中山科学研究院”在其“天使导弹”(Gabriel Missile)的基础上造出来的。此外还有“青蜂短程导弹”,以及IDF战机上的雷达技术等,都获得以色列的帮助。

因此,也有观点认为,台湾当局、以色列之间虽非“邦交”,但却是实质上的“军事同盟”。当然,这也扯远了。

有意思的是,与台湾军事技术合作的同时,以色列也向大陆提供军事技术,即便西方曾一时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以色列仍继续对华输出武器技术,有些甚至是美国技术。

简言之,以色列与两岸都保持友好关系,其外交平衡政策也算挺成功,守规矩,避免为了某一方而“得罪”另一方。

虽然,中以之间也有矛盾,特别是中国支持巴勒斯坦人自治,但以色列外交走现实主义路线,不像立陶宛标榜“价值外交”,脱离现实,以致做出重大误判。

结语

总的来说,中美对抗,对现在的以色列而言,不是危机,而是转机。一方面,中国崛起趋势不变,以色列本来就会在现实考量下深化对华关系;另一方面,美国国力下降,并且想“脱离中东”,民主党政府更是偏离了美以亲密伙伴的轨道,迫使以色列要为此预作准备。

“脱美”不是个简单的过程,不过,以色列的处境,在过往根本无可能“脱美”,现在却因中国崛起而产生了可能性,这就已是划时代的改变。与中国拉近距离,在美国怂恿朋友“围堵中国”时,好处多多,犹太人如此精明,怎会不知“雪中送炭”的道理?

所以,绝不触碰敏感的台湾问题,必然是以色列政府会谨守的分寸,以国媒体渲染这种分寸,也是在向美国传达“你最好别糟蹋我”的威吓信息。(雁默)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