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皇民”蔡英文,“行礼如仪”地羞辱乙未先烈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7-07 16:25:33
对近代中国而言,“甲午战争”是国耻的象征,随后的“乙未战争”,则是台湾地区对此一奇耻大辱的反抗。
对现代中国而言,“甲午战争”仍是国耻的象征,但“乙未战争”却在台湾遭到淡化,甚至在借由历史铺陈的政治叙事里,将对着日本的矛头,反转指向中国大陆。
民进党当局领导人蔡英文于7月2日赴桃园参加“乙未战争127周年纪念仪式”,大谈“团结守护台湾”,却只字不提“抗日”,更避谈“反异族殖民统治”,反倒暗示“团结所针对的对象是同根同源的中国大陆”。
桃园在野党议员痛批蔡英文只字不提“抗日”,网民嘲讽蔡英文“装模作样”,一心分裂台湾。不过,对于耻感与众不同,又无下限“媚日”的绿营团伙,怎能期望他们有正确史观?就算知道什么才是正确史观,也一定会颠倒黑白,非将历史大卸八块,剪裁出他们心目中的“政治正确”才肯罢休。
但无论怎么剪裁,都无法否认“乙未战争”是抗日战争,所以颠倒黑白做不到,只好淡化处理。
难以遮掩的“皇民心态”
在中小学教材里找不到“乙未战争”的历史,在高中教材里,“二二八”的叙事篇幅则是“乙未战争”的好几倍。在所谓“台湾主体”的问史要求下,前者是“新仇”,后者是“旧恨”,绿化的课纲卖力展现“铁杆台独”与“皇民们”努力忘却“旧恨”,使劲儿扩大“新仇”的扭曲心态。
若论历史之真实,正确诠释应为“乙未抗日保台”,蔡英文大刀一剪,去掉“抗日”,放大“保台”,美其名为“多元史观”,实质是另一种“一元史观”,仅服务特定族群的利益与意识形态,让“众皇民”感到安心是为要务,扭曲历史以兑换现实利益是为原则。
对日本殖民历史的淡化甚至美化,本为台湾“媚日”政党玩弄历史的现代业障。仪式现场,在代表一万四千抗日英灵的一万四千朵鲜花丛里,蔡英文叙述着先烈听不懂的故事,掩饰着日本殖民数不清的残暴史实,嚅嗫独白,不知所云。
须知,“慰安妇”可不是“侵华战争”时的产物,而是早在19世纪日军踏上台湾本土后,就开始寻求“慰藉”的暴行。摘不掉“皇民后代”标签的蔡英文,自然对此三缄其口。
怎样才算“皇民”?大多数“铁杆台独”不喜欢被贴上“皇民”标签,自我开脱称在日本统治下台湾人别无选择,只能随波逐流。这种自清纯属避重就轻,毫无说服力,是否“皇民”,不只看历史事迹,更看当下表现。
淡化日本殖民历史的课纲,已然说明了“台独”的“皇民心态”。将“日据”改成“日治”,美其名是“台湾主体史观”,究其实是“日本主体史观”。类似例证多不胜数,别的不说,蔡英文在“乙未战争”127周年绝口不提“抗日”,就是自甘为“皇民”之铁证。
这可是明明白白的台湾“抗日”纪念,去掉关键字就是不三不四的“皇民心态”。
先烈们为了反抗日本抢占台湾而在乙未年(公历1895年)成立了“台湾民主国”,年号“永清”,表明此举意在自保,以待日后重归中国。
“台独”们一直可以掩盖这一历史真相。之前试图将“台湾民主国”歪曲为“‘台独’的源头”,现在又刻意抹去其“抗日”的本质,而独独强调所谓的“保台”,实质无非是想让历史为他们当下的“抗中保台”作注脚。
“乙未战争不是爱国主义?”
“台湾民主国”在第二任“大总统”刘永福兵败、台南沦陷后便消亡,历时150天。
日方将“台湾民主国”的倒台,视为“平定台湾”的标志,然而,各地抗日活动并未终止,大大小小的战役无数,尤其是浴血奋战长达20年的少数民族。日本称这批强悍不屈的少数民族为“生蕃”。
此役日本损失约5000兵力,台湾军民牺牲了14000名。当然,实际死亡数不止于此。
两蒋时期,将“乙未战争”视为《马关条约》后台湾长期抗日行动的一部分,并未特别凸显此战争的独特意义,而是以民族史观,将台湾抗日与国民革命合在一起诠释为爱国主义。
后来,民间的反国民党阵营,便提倡多元史观,务求去除历史中的“党国味”,最后演变成“反民族史观”,并以“本土史观”为名,割裂两岸同文同种的事实。
在“去党国”的过程中,抗日战争中不同的族群受到凸显,例如“以客家人为主力的战争”,成为研究乙未战争的重点关注,这段历史便呈现了多元的面貌。
多元史观质疑乙未战争里的爱国主义,认为客家人当时之所以拼命作战,主要不是因为爱国情操,更多是“保乡情切”。
不过,熟习中国古史的人都知道,帝国时期的国家观念与现代大不同,人民反侵略,本就是基于“保乡”与民族情感。因此这样的多元观点,只是反映去“党国化”的意图,仍无法以切割后的“族群史观”否定宏大的“民族史观”。
见树不见林,便是多元史观的缺点。
若检查日本人的观点,其实可发现殖民者眼中的台湾人抗日,仍是爱国主义下的民族史观。而借由“殖民者视角”,我们能更清晰看到当时台湾人的真实心态。
日本人视角
“乙未战争”里最大的会战是位于彰化的“八卦山会战”,日军在此会战中“痛失”中将师团长北白川宫能久亲王(明治天皇之兄),以及少将步兵旅旅团长山根信成。台湾方面则痛失客家民兵总司令吴汤兴与浙江籍黑旗军将领吴彭年。
此役之后,日本在八卦山设立“北白川宫亲王碑”(八卦山司令所纪念碑)。关于此碑,日本作家佐藤春夫于1920年游历日据台湾时所写下的“殖民地之旅”中,略有所提,短短一百多字的侧写,很能彰显当时台湾人与现在“媚日派”的差异。
该年,日本政府安排了一名台湾彰化鹿港人A君,陪佐藤春夫游历中部地区。
走到了八卦山司令所纪念碑前,佐藤记下了令他难忘的事:
A君对于碑文上使用“匪徒”“贼徒”之类的文字很看不顺眼,缠着我滔滔不绝展开议论 ……在内地(指日本本土)人的眼中看来,他们或许是匪贼,但在本岛人的立场来说,他们却是爱国者。更何况他们(乙未先烈)是在一个组织上保持军纪的军队,把他们当匪贼,等于视同劫匪。且把石碑立在并非只有内地人看得到的公园里,这实在是为政者的没常识。
佐藤形容A君的议论态度很“激越”,显露对统治者的反抗。在游历台湾时,佐藤自陈经常在与台湾人的交流里,听到类似A君这样的“牢骚”,每个人都热烈讲述“乙未战争”与“台湾民主国”,让他很无奈,论调也“多不能苟同”。
佐藤认为,这种台湾小吏“甘为日本人颐使以求荣达”“或以喜好结交日本人为荣誉”,却又不时显露对日本统治的不满,并毫不遮掩其对抗日战争事迹的热血,与对“民主国”的怀念,因此“难以苟同”。
佐藤只是个短暂旅台的殖民者,也算是个温和的文人,其对被殖民者的看法尚且如此轻蔑,就更不必说在台湾作威作福惯了的军警商日本人,是如何看不起台湾人了。
A君“看不顺眼”的碑文应是:“北白川宫殿下‘征台’之际,明治28年8月28日,‘匪徒’占领这个高地尝试顽强抵抗,不过随即被扫荡”。
台湾光复后,此碑遭毁,并于原地建造了东南亚最大的“八卦山大佛”。
由佐藤春夫的记述可见,在“皇民化运动”前,台湾人普遍讨厌日本人,而被殖民的悲哀就是,讨厌你却仍要讨好你。当然,并非所有台湾人都是假意奉承日人,“奴性坚强”的大有人在,但A君的“激越”,应该代表大多数台湾人被殖民的苦闷与不甘。
此外,这段侧写也可见当时日本无心将台湾人“教化”成日本人,只是专注压榨殖民利益,与英国统治印度是一样的。
结语
蔡英文现在为选举而纪念的先烈,可都是与日本人势不两立的中国人以及少数民族,可不是委屈求全又怀念故国的A君,更不是将殖民者当主人的“皇民”。当年的抗日爱国者遭现代“媚日者”拿来当“抗中保台”的谈资,可叹烈士死后127年,仍被“殖民时代”纠缠,死也不瞑目。
“多元史观”是一种不能被简化的史观,保留各种侧重不同的叙事,留下的只能是问号,因此根本不适合作为未成年人的教材。大陆称此为“历史虚无主义”,台湾则吹捧“问号”。
纪念先烈,此项行为本身就无法依托于“多元史观”,因为在见树不见林的史考里,任何先烈都可以被否定。
所以,站在一万四千朵鲜花里的“皇民”蔡英文,只是利用“爱国者”光环“反中”,“行礼如仪”地羞辱先烈。(雁黙)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