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海峡之声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快评>海峡快评 > 详情

欧洲议会政客窜台毫无存在感,直到她“扯上香港”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7-25 09:30:12


围绕在台海问题上的地缘政治走到今天,有几个现象正迈向“常态化”:军火掮客频频窜台;美国核心政客的“口头访台”;反华国家卸任官员的“台湾走秀”;以及美欧地区与台湾地区的民代“互访”。

佩洛西二度传出将“访台”的消息,属于“口头访台”,其实不会真来,只是白宫在操作高敏感议题“买空卖空”的小手段,一般而言,其目的就是想垫高与北京谈判的筹码。

卸任官员的“台湾走秀”,主要是来自美国,以往也有,但其性质通常就是拿一份“卸任酬金”,而现在性质有些不同,卸任官员来台有时属掮客性质“卖东西”,如穆伦与埃斯珀;有时是作为“重返执政”的跳板,如蓬佩奥。

“民代互访,”则是较为值得注意的不良趋势。台湾与外国势力共打“反华擦边球”,是蔡英文“不挑衅政策”下的“挑衅策略”,企图在“台湾与世界连结”的工作上“积少成多”,“内宣、外宣”两用,以深化“实质独立”的假象。

夕阳列强的欧洲危机

欧洲议会副议长尼古拉·毕尔(Nicola Beer)近日窜台,由于与美国前防长访问团时间重叠,毕尔的“台湾行”几乎没有存在感,不但在台湾,连在大陆也提不起兴致关注,直到她强行“扯上香港”。

毕尔声称“欧洲必须从香港身上汲取教训,在台湾问题上不能再‘天真’……她这次的行程就是明确表达‘对台湾的支持’,并向中国大陆传递‘吓阻信号’”,这话说得,好像一个欧洲议会副议长即代表全欧洲立场一样。

与之相反的是,欧盟新任驻华大使阿尔比尼亚纳(Jorge Toledo Albinana)近日受访提及台湾问题时表示:我们认为应该只有一个中国,欧盟不主张“台独”,而是支持两岸和平统一。此外,阿尔比尼亚纳还公开反对“欧盟与中国脱钩”的论述,坚称中国是欧盟的合作伙伴,且在全球治理议题上“有必要”让中国领导世界。

毕尔是德国人,阿尔比尼亚纳是西班牙人,前者是民代,后者是官员,两者外交辞令的差距如此巨大,可见任何个别西方政治人物的发言,都很难代表欧盟立场。这两个人甚至也不足以代表他们的母国,这就是欧洲之所以“文弱”的原因:“多头马车”形成的碎片化立场,从攻防角度来看,既无法有效攻击,也无法有效防守。

仔细推敲,毕尔与阿尔比尼亚纳所表达的立场并没有矛盾,而是“一体两面”的欧盟立场。

被媒体问到阿尔比尼亚纳的发言时,欧盟负责对外事务和安全政策的发言人斯塔诺(Peter Stano)对此的说法是:欧盟有清楚的“一个中国政策”,且最近并无改变,欧盟和成员国对此保持承诺,在这个政策范围内,我们同时追求与台湾友善的关系,以及“在广泛领域的密切合作”。

言词对比一下就会发现,阿尔比尼亚纳在上述的欧盟官方立场里,强调了“一个中国”,毕尔则强调了“友善台湾”,互不“矛盾”,只是“各讲了一部分”。

大处着眼,在“反华”的道路上,“破碎的欧洲”毫无可能走得比美国更远,所以欧盟的“中国政策”,原则上可视为“打折的美国版”,至于打几折,端视欧盟当下的需要。说“当下”,是看扁欧洲还有任何“长远打算”的能力。

对欧盟绝对有利的“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AI)只要一天没敢敲定,欧盟就是个自我空转的“文弱书生”“夕阳列强”,谈不上任何长远策略。

毕尔与阿尔比尼亚纳用两种修辞,显露了欧盟对华态度的两面性、投机性,与欧洲“碎片化”的实态。

俄乌冲突并没有使西方“团结”,相反地,它方便美国在欧盟内部操作派系化,分裂大西洋彼岸的脆弱联盟。诚然,美国意在“绑架全欧”,但其结果必然是扩大分歧。此时此刻,欧洲大分裂的走向实在太明显,任何外交辞令都无法掩饰。

美国支配下的欧盟,不只是小国牵制大国,大国内部还出现小党牵制大党的趋势,毕尔所属的德国自由民主党,就是个第三势力小党。

毕尔的无感

现在的欧盟,是个“没大人在家”的状态。默克尔走后,德国朔尔茨能力太弱,法国马克龙“跛脚”,甚受敬重的意大利总理德拉吉也拂袖而去,这三个欧洲大国都面临了小党牵制大党的窘境,象征着“欧洲支柱之国”的集体浮躁。

法、意且不论,毕尔所属的德国自民党,在往年支持度大都是个位数,甚至在5%以下,直到疫情封锁让德国民众受不了,主张“解封”的小党才重获选民“青睐”,自民党便是这种“病毒受惠者”,支持度罕见破10%。

虽如此,在去年大选中,自民党的得票率也才11.45%。德国在这次大选后,从两大党政治走向多党政治。在1970年代,两大党的总支持率超过90%,现在则不到50%,这便保证了该国“众声喧哗”的乱局。

俄乌冲突中,德国脱离务实路线的表现,令人不胜唏嘘,这可是公认最务实的欧洲民族,如今却走向务虚的不归路。

换言之,毕尔不但只是欧盟14位副议长之一,在母国也是小党党员,其代表性贫弱得可怜,因此其“破格”窜台,激不起什么浪花,连台湾民进党都只是“行礼如仪”,懒得大肆炒作。

从体制上看,欧洲议会对掌权的欧盟执行委员会,影响力并不大,欧盟的重大决策鲜少依着议会的意志而行,因此任何欧洲议会的立场宣示,仅具象征意义。

毕尔窜台,就是表个态,而从上述说明可见,其态度的代表性,还得“打折、打折、再打折”,这就难怪其毫无存在感。“吓阻中国”云云,只显示了欧洲令人发噱的气虚。

自民党,顾名思义是一个以“自由主义”为信仰的政党,在德国,这个党有着“商业党”的标签,支持经济上的“小政府主”义,并以捍卫个人权利为政党理念。然而,自民党反对“中欧全面投资协议”,等于否定了自己的“自由主义经济理念”,由此可见这个政党的天生矛盾,以及在疫情爆发前不受选民青睐的原因。

作为一个矛盾政党的党员,毕尔也就只能端着“自由与人权价值”的旗帜招摇过市,在台湾观光了香港铜锣湾书店,而这是沿着自民党前任党揆的“香港路线”刻意留下的“足迹”。

2019年,德国自民党党魁林德纳(Christian Lindner)访问北京时,便在香港问题上与中方发生不快。毕尔这次在台北“走访香港难民”,等于“回应中方”,德国自民党的“反华”立场,现在透过欧洲议会的身份“继续存在”。

作为“香港事件”最大受益者的蔡英文,都已经不太提香港,因为香港议题在台海的地缘政治里,已被民进党透支,再也挤不出油水,毕尔却仍心虚保证“台湾不会是下一个香港”,可见毕尔就像许多欧洲民代,对东亚问题十足外行,此言自然也难在台湾引起共鸣。

此外,毕尔还做出纯粹“口嗨”的承诺,例如“推动台湾成为世界卫生大会的观察员”“台欧洽签‘双边贸易投资协议’”“将欧洲在台湾的经贸代表工作升级”。

以上三个实质性工作,都不是欧洲议会能做的决策,事实上,欧洲议会根本无法做决策,只能用手上的否决权,“敦促”欧盟执委会买单。然而,欧洲议会不久前才埋葬了“一票否决权”,而采多数决定制,这只会让欧盟的对华政策更为分歧,政策恐也不再具有长期性与稳定性。

这意味着,欧洲议会做出的“反华”决议,大概率将遭到欧盟执委会的技术性拖延,欧盟新任驻华大使已然给出了欧洲对华政策分歧的线索。

最有趣的是,欧盟虽表面上强调“维持台海现状与和平,以及台湾的民主体制,是欧盟利益所在”,但当被问到,若台湾透过民主程序“拒绝统一”时,欧盟怎么办时,欧盟根本回答不出来。

当“共享民主”与“一中原则”扞格,欧盟能做的就是观望、拖延、犹豫,与文不对题。

结语

欧盟不是台海问题的要角,毕尔更不是欧盟的要角,在对华关系里,台湾又远非这脆弱联盟的核心利益,因此一切都是虚张声势的空谈。

有鉴于台海问题被美国“高高举起”,欧洲国家民代层次的政客窜台,势将络绎不绝。随着“空谈泡泡”不断吹涨,北京承压之余,欧盟执委会也将承担同样的压力。

一旦台海问题成为中欧关系的主要障碍,统一就不远了。

毕尔代表着欧洲乱局里的混乱因子,他们在国内牵制大党,在国外搅和地缘政治,只要这股力量没有得到压制,欧洲就注定不得安宁,整体力量也将愈来愈微弱,直到“大分裂”重返欧洲大陆。

民进党的欧洲政策,是能蹭就蹭,但欧盟已是“乱邦”,光是“立陶宛驻台代表处”,就拖了快一年,由此可知欧盟对台政策的落实只会拖更久。

而政客们会像个孩子似地,乱跑乱窜,最终掏空欧洲整体实力。(雁默)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