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杨际岚抚今追昔说平潭,从“海防前哨”到“闽台合作窗口”
来源:海峡之声 | 2021-12-01 17:39:29
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福州12月1日讯(记者 梁华)近来,“讲党史,话古厝”——闽台古厝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红色故事”系列社科普及公益讲座在福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陆续展开。12月1日上午,福州台湾会馆,一场又一场精彩的讲座在进行中。福建省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会名誉会长杨际岚讲座的主题是《从海防前哨到闽台合作前沿——海内外名家笔下的平潭巨变》,抚今追昔说平潭岛的巨变,分别引用著名作家郭风笔下之平潭,《人民日报》高级编辑王必胜笔下之平潭,福建社会科学院院长、福建省文联主席、散文家南帆笔下之平潭,马来西亚作家、画家朵拉笔下之平潭,来阐述平潭之美。
201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闽考察,指出“平潭面临的机遇,不是百年一遇而是千年一遇”。民国版《平潭县志》写道“平潭定,东南半壁之海无不定矣。”千百年来,平潭儿女代代护卫海疆,“一里六提督”传为美谈。“海防”“战备”,平潭曾是厉马秣兵之地,如今由“海防前哨”转换为“闽台合作窗口”。2016年8月,国务院批复《平潭国际旅游岛建设方案》,“实验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三区叠加。2021年11月26日,福建省委书记尹力参加福建省党代会福州市(平潭)代表团会议,指出: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地位重要、作用突出。平潭要围绕“一岛两窗三区战略”,大力推进综合改革,加快建设两岸物流贸易重要通道,打造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提升平潭开放开发水平。
平潭之美,美在一岛——国际旅游岛;两窗,闽台合作窗口、国家对外开放窗口;三区,新兴生活区,高端服务区,宜居生活区。
郭风先生曾连续写过《平潭四题》和《平潭漫笔》,“土地”,始终是郭风先生平潭纪行的主旋律,郭风先生写出了平潭“内在的坚强的性格之美”“石山的阳刚”和“湖水的阴柔”对比产生的美,土地献给海防前哨战士的鲜花一般的美,是平潭秋天的一份祝福。
王必胜称平潭岛为“中国的马尔代夫”。在作家眼中,岩石是岛上散漫的子民,“半洋石帆”“海坛天神”等几大奇石,“南寨奇石园”等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生命痕迹,还有王爷山麓“滨海公园”的仙人谷,奇特、壮观的仙人井,真是“造化钟神秀”呀。更可况在猴研岛,梦山之巅,一个邮票式的门框造型,把中国地图嵌入,上面“中国邮政”“68”的字样醒目,“68”数字代表此处与台湾最近的距离,邮票造型源自于诗人余光中的名句“乡愁”的意象。现在,平潭平凡的石头厝,也成为研究闽地海洋文化的活化石。
南帆最念念不忘的是平潭的“蓝眼泪”。在天气闷热的夜晚,海里的微生物发出幽蓝的微光勾出摇荡和起伏波纹,踏浪而来。南帆写平潭“平潭岛是一个挺身而出的哨位。” “呼啸的海风将这个岛上许多人的性格吹得像石头一样坚硬”。写平潭人显示出开凿山间隧道的天赋,“一群来自海岛的人钻入它们的肥大躯体疏通经络”。文字很独特。他把风车比作仿佛与天外的宇宙对话的白色巨人;写平潭公铁大桥,中途借助几个浮出海面的小岛支撑“整座大桥如同一个漂亮的三级跳”,形象生动。平潭的特殊地位,岛民的刚健性格、经济的发展特色,寥寥数笔跃然纸上。
马来西亚作家朵拉则作为“南洋来客”,以作家兼画家的视角叙说平潭风景之美,饮食之美,人情之美,捕捉到了平潭人的纯朴和热情,文字的画面感很强。
杨际岚说,我们要了解平潭,不妨读一读作家笔下的平潭,在某种意义上,更鲜活,更温润,可感可触,就因为可感可触才能真正地可歌可泣,可歌可泣的奇迹是由可感可触的平潭人创造出来的。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