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与台湾(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来源:海峡之声 | 2022-06-15 09:32:38
1979年,大陆方面倡导和平统一方针后,推出一系列有利于缓和台海形势、促进两岸开放交流的措施,在岛内各界产生了巨大的反响,台湾民众开始突破台湾当局的禁令,一些人悄悄回大陆探亲,特别是台湾国民党老兵发起的返乡探亲请愿运动对两岸交流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986年5月3日,国民党退伍老兵出身的台湾飞行员王锡爵驾驶一架波音货机突降广州白云机场,面对赶来的陆方相关负责人,他激动地说:“我要和家人团聚 ,我要求到祖国大陆定居。”
资料图:王锡爵回到大陆
1987年,台湾岛内掀起了规模庞大的“老兵返乡运动”, 一群老兵用歌声、用标语、用亲情,呼吁尽快打开海峡两岸探亲的通道,回家的呼声已经无法抑制。
在压力之下,7月15日,台湾当局宣布解除实行了38年的“戒严令”,10月15日,又宣布允许在大陆有血亲、姻亲、三等亲的台湾居民可以经第三地转赴大陆探亲。
10月16日,国务院表示“祖国政府热诚欢迎台湾同胞来大陆探亲和旅游,保证来去自由”。同日,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台湾同胞来祖国大陆探亲旅游接待办法的通知》。
1988年1月20日,由台湾“外省人返乡探亲促进会”组织的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登上了长城
至此,经由大陆方面长期努力和台湾当局政策调整,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结束了,两岸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
随着两岸民间交往的开启,由此产生许多需要双方商谈解决的问题。1990年9月,为处理台湾军警采用非人道作法遭返大陆越界捕捞的渔民和私渡人员造成的2起重大伤亡事件,杜绝类似惨痛事件再次发生,两岸红十字组织在金门协商达成处理遭返问题的协议,史称“金门协议”,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双方分别分别授权民间团体达成的第一份协议。
资料图:“金门协议”签订现场
在这种情况下,台湾当局开始放弃“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的政策。由于两岸政治分歧问题没有解决,出现了双方分别授权特定的民间团体进行商谈的独特方式。台湾当局 1990年11月成立海峡交流基金会,大陆方面1991年12月成立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两会于1992年2月开始商谈。
由于,海基会是台湾当局授权与大陆方面协商处理涉及公权力的两岸事务的唯一机构,大陆有关方面与台湾海基会的商谈,实际上是1949年以后两岸双方正式商谈的开始,因此在商谈之初,首先要明确商谈的性质和基础,即商谈是一个国家内的商谈,处理的两岸交往事务是一个国家内的事情,要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进行。
1991年4月29日,时任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唐树备在会见首次来访的海基会副董事长兼秘书长陈长文时,提出了处理海峡两岸交往中应遵循的五条原则,表示希望与海基会共同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但海基会以“没有授权谈一个中国问题”,拒绝共同表达这一态度。
资料图:时任国务院台办副主任唐树备
海协会1991年12月成立后,接替国台办与台湾海基会进行商谈。两会商谈伊始,海协会希望与台湾海基会共同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以利于明确两会商谈的性质、奠定两会商谈的政治基础。
台湾当局在无法回避的情况下,由其“国统会”于1992 年8 月 1 日作出了名为“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的决议。这份决议明确写道“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同时也表示“双方所赋子之涵义有所不同”。8月27日,海协会负责人专门就这份文件发表谈话,认为这份文件确认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表明“在事务性商谈中应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已成为海峡两岸的共识”;同时也表示“不同意台湾有关方面对‘一个中国’涵义的理解”。
此后,两会经过1992年10月在香港举行的工作性商谈、11月函电往来,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史称“九二共识”。这一共识的核心是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精髓是求同存异。达成这一共识说明,两岸双方都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
资料图:汪辜会谈
“九二共识”的达成,奠定了两会商谈的政治基础,并为1993年“汪辜会谈”铺平了道路。1993年4月27日至29日,在海协会的倡议和积极推动下,经过海峡两岸的共同努力,第一次“汪辜会谈”在新加坡正式举行。这是海峡两岸授权的民间机构最高负责人之间的首次会晤,也是1949年以来两岸高层人士的首次接触商谈,会上签署了《汪辜会谈共同协议》等4项协议。
“汪辜会谈”就“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达成共识,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表示,“‘汪辜会谈’是成功的,是有成果的,它标志着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
编辑: 梁华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