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农渔民强烈呼吁这件事,国台办发声,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来源:海峡之声 | 2023-02-15 08:33:52
严冬渐远,乍暖还寒之际,祖国大地从南到北陆续进入春管春耕时节。所谓不误农时不负春,此刻的忙碌决定了今后的收成。然而,对于岛内农渔民来说,今年种什么作物、种多少?养什么鱼苗、养多少?诸如此类问题都成了烦恼。
为什么台湾农渔民会为生产计划感到困扰?原因无他,只因民进党当局搞不好两岸关系,给2023年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很多农渔民担忧,加大投入、扩大经营后,若民进党当局为了2024选举胡搞乱来,破坏两岸关系,必然导致亏本。
事实上,类似“前车之鉴”台湾农渔民早已经历过多次。以凤梨释迦为例,由于台“农委会”不作为,致使凤梨释迦病虫害等品质问题迟迟得不到管控和改善,大陆方面决定自2021年9月中起暂停台湾地区凤梨释迦输入。自此之后,台湾凤梨释迦行情遭遇“雪崩式下跌”。
据台媒报道,以往台东的凤梨释迦九成都销往大陆,价格可达到每台斤(600g)70元(新台币,下同)至80元。但大陆暂停输入后,价格已跌至20元,收购价甚至跌破15元。一些农民哀叹“连工钱都不够”。近期甚至传出县市政府要收购卖不出去的凤梨释迦“当肥料”。尽管该消息被有关方面驳斥,但好几千吨凤梨释迦卖不掉却是事实。
面对农渔产品销路困境,民进党当局是如何处置的呢?情况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岛内农渔民强烈抗议甚至发起游行时,当局通常会以发放补贴和鼓励社会各界加大采购来应付了事。
一些价格不高的农渔产品一般会交给台军“消化”,而价格较高的产品则会以“增加福利”的名义交给学生。此前,台“农委会”就与台“教育部”联合推出了“班班吃石斑”计划,让全台各地学生来吃成本较高且卖不完的石斑鱼。当局还习惯于将滞销产品包装为“民主商品”,在国际上炒作“大陆打压”,把台湾农渔民的苦难当成谋“独”手段。
当然还有另一种情况,也是最常发生的情况,那就是当局完全闭目塞听,粉饰太平,把推广滞销农渔产品的责任甩给各县市执政者。
除了台湾凤梨农,岛内其他多个品类的农渔民,也面临着相同困境。有台东议员指出,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还是重启大陆市场,岛内消费者难以消化如此大的量。他们呼吁民进党当局必须设法和对岸交涉,打通大陆市场才是务实且长远之计。
对于岛内农渔民呼声,大陆方面已有回应。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13日表示,这段时间,岛内农渔民通过中国国民党、有关县市、团体等多种渠道表达心声,愿意改善产品品质,确保输往大陆农渔产品安全,希望大陆尽快恢复输入。我们愿意与岛内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为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提供帮助。
朱凤莲强调,大陆方面一直高度重视台湾农渔民的利益福祉。多年来,我们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采取措施缓解台湾农渔产品丰产滞销困难、协助拓展大陆市场,台湾基层民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显而易见,大陆方面已充分释出善意,而岛内农渔民及有关政党、县市、团体也在为此事积极奔走。当前的问题只有一个,就是民进党当局愿不愿意为了农渔民的利益福祉,调整相关规定,通过两岸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台办表示愿为恢复台湾农渔产品输入大陆提供帮助的同一天,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正式公布。该文件题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指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台湾同胞不能也不会缺席。2021年3月,国台办、农业农村部、国家林草局等十一个部门联合出台“农林22条措施”,帮助台胞台企参与大陆农业林业高质量发展及乡村振兴。
2022年3月,在“农林22条措施”发布实施一年之际,朱凤莲从台胞台企获得更多资金支持和融资便利、台胞台企参与大陆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新进展、台胞台企开拓内需市场取得新进展、台胞台企在研发创新方面获得更多支持等四个方面,介绍了政策发布一年来取得的成果和实效,让两岸同胞尤其台湾同胞倍感温暖和振奋。
要知道,台湾现代农业起步早、基础好、理念新,尤其在休闲和精致农业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人才、技术和经验。两岸农业交流合作的空间无比广阔,潜力无比巨大。从2008年起,全国已建成数量众多的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海峡两岸青年就业创业基地和示范点。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与去年一样,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部署。大陆方面将持续落实落细“农林22条措施”,为台胞台企参与大陆乡村振兴和农林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台湾同胞在两岸融合发展的大潮中、在乡村振兴事业中,必将大有作为。(大力)
编辑: 梁华
分享: